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数据表明,中国女性中有40%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。据此估算,中国每年至少有两亿女性患生殖道感染及相关疾病。另有统计表明,妇产科门诊患者中,生殖道感染占55%以上。面对如此常见的疾病,大家存在的认识误区也不少。
小何是一位年轻的白领,每天都冲洗阴道,认为这样可以远离阴道炎。让她没想到的是,内裤上经常有白带,并且能闻到腥臭味。到了夏天,私处散发出的异味让她感到非常尴尬。到医院经过阴道微生态检查发现,她得了细菌性阴道炎。医生给她开了甲硝唑口服治疗,她为了“加强疗效”,用自己常备的高级进口洗液每天冲洗阴道,希望把致病菌早日清除掉。结果,用药一周后复查,却发现“坏”的菌不见了,但“好”的菌也没有长出来。她觉得阴道更痒、更不舒服了。复查阴道微生态的情况,结果竟是“菌群抑制”。小何很疑惑,难道阴道不是“洗洗更干净”吗?
敲黑板:阴道冲洗是不良生活习惯,一定要改掉。阴道不是无菌的环境。正常状态下,健康妇女阴道内存在多种正常的微生物群落,其中乳杆菌是优势菌,乳杆菌通过产乳酸保持阴道pH值维持在3.8~4.5,呈弱酸性,通过分泌细菌素、表面活性物质、H2O2等多种抗菌成分等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,维持阴道微生态的平衡。经常冲洗阴道会影响阴道的酸性环境,还会使乳杆菌无法在阴道内定植,不能发挥保护作用,从而诱发阴道炎。因此,建议平时用清水冲洗外阴即可。治疗阴道炎须遵医嘱规范应用抗菌药,同时可用硼酸粉或硼酸溶液冲洗外阴,帮助调整阴道pH值,从而恢复阴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。
小雨是名妇产科护士,经常出现白带增多、瘙痒疼痛,几次被诊断为真菌感染。她不好意思每次发作都去检查,加上熟悉常用的抗真菌药的用法,便自行用药了。有时症状不能缓解,她就换一种药试试。久而久之,她发现发作的频率越来越密集了。似乎每次月经前后都会瘙痒难忍,而且白带性状也不太一样了,有时还会有脓性色黄的白带,阴道烧灼感也越来越明显。她很疑惑,难道我这“久病成医”的经验也不管用了吗?
敲黑板:阴道分泌物有异常,应及时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,明确诊断,规范治疗。外阴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病,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霉菌性阴道炎、真菌感染,在临床上很常见。但当一年内有症状发作超过4次,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。这样的病人用药需要个体化,首次就诊时需要在医院进行真菌培养,找到敏感的药物,强化加巩固治疗半年,而不是痒了上药,不痒停药。除此之外,有病例统计显示:真菌和细菌、滴虫等其他病原体一同造成混合感染的发病率为53.85%。像小雨这样,后来发病时不再是典型真菌感染的“豆渣样白带”,很有可能是混合感染,仅仅应用抗真菌药治疗,效果会大打折扣。
小梅是一位公司的白领,出差期间感觉外阴很痒,害怕自己得了什么病。因为正在外地没有时间看医生,所以去了药店。店员听了她的描述,觉得她肯定是得了阴道炎,推荐了一种中药栓剂,可是小梅用了几天,病情反而加重了。这下小梅害怕了,赶快跑到医院来看病。
医生给小梅做了妇科检查,发现小梅的外阴红,有很多小皮疹,做了阴道分泌物的检查,未发现异常,最后考虑是外阴湿疹。使用了外用药物治疗后,小梅很快好转。
敲黑板:外阴瘙痒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。导致外阴瘙痒的原因非常多,最常见的原因是阴道炎症。但外阴的皮肤病变(比如外阴硬化性苔藓,俗称“外阴白斑”)、宫颈的炎症、寄生虫病都有可能会造成外阴瘙痒,但治疗方法却大不相同。我们曾经对临床上有外阴瘙痒的6982名患者进行了阴道分泌物的微生态检查,发现10.74%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没有任何问题,完全不需要应用药物治疗阴道炎。因此,如果女性出现外阴瘙痒要到医院检查,通过阴道微生态检查明确有无阴道炎,同时排除阴皮炎、湿疹等。
最后要强调的是,阴道炎与不孕症、宫外孕、早产、胎膜早破、妇科肿瘤等都密切相关。例如,细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会增加感染HPV的概率,从而导致宫颈癌。因此,大家应该提高健康意识,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,走出认识误区,切勿盲目自行用药。在医院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及全面评估后,接受规范的阴道炎治疗:杀菌、修复阴道黏膜、恢复正常的阴道微生态。